热烈祝贺稷山县第八届板枣文化节盛大开幕
金秋九月,丰收在望。9月7日,在“万树秋霞枣红天”的美好时节,为喜迎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,稷山县第八届板枣文化节盛大开幕。
本届文化节由中共稷山县委、稷山县人民政府主办,自9月7日开始至9月10日结束。以“提品质、创品牌、促开放、谋共赢”为主题,突出大运城建设稷山站位,推进“四基地一名城”建设,着重宣传推介“国家板枣公园”,丰富“稷山板枣中国行”的文化内涵,让稷山板枣这一地方品牌真正走向全国,造福稷山人民。
稷山县是农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,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摇篮,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特地提出了“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”。板枣种植在稷山已有数千年历史,是当地枣农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。在本届活动之前,该县已成功举办了7届金秋板枣文化活动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通过此平台,推广了板枣种植新技术,拓展了板枣新市场,并深度挖掘了传统农业的旅游文化元素,催生了观光农业这一新产业,有效推进了板枣生产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,实现了科技推广、文化惠民、农民增收、百姓得实惠、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格局,使之成为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。
本届文化节将本着高效、热烈、开放、节俭的原则,内聚外引,务实高效办好活动;创新平台,运用多种形式宣传特色;凝心聚力,通过大众参与激发热情;力求实效,采取多措并举扩大销路。将实现用科技创新指导产业升级,用文化提升惠及民众生活,用招商引智聚集人才创业,用网商推广扩大市场份额。通过举办活动,展示枣业发展成果,凝心聚力焕发激情,为打造稷王文化名城、建设幸福美丽稷山鼓劲加油。
真诚欢迎各位朋友、各位嘉宾在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,相会相聚在华夏农耕文明最早发源地——后稷故里稷山县,共庆农民丰收节和板枣文化节,拜稷庙、谒古寺、游枣园、采鲜枣、观古树、赏名产、看大戏、评枣王、话枣梦,洽谈合作签约,共建美好未来,实现发展共赢。
稷山板枣历史悠久
板枣是稷山县一大地方特产,自三国曹魏时期就被列为贡品。板枣树在当地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,至今境内犹存的一万余株千年枣树,也成为国内罕见、十分珍稀的自然文化遗产。“江南橘绿日,塞北枣红天”,这是明崇祯十一年(1638)时任稷山知县薛一印对千年板枣的生动描写。板枣生产为历代县宰弘扬推广,扶持生产。早在1957年,稷山板枣就进入国际市场;1961年在全省农博会上116种红枣品种中摘取桂冠;1970年参加广交会,远销北美、日本、东南亚;1982年获首届农展会最高奖,并在全国常州红枣鉴定会上被评为红枣之首,列入国宴食品;1986年获全国首届农博会最高奖;1993年获山西省农业博览会金奖;1994年获全国林博会金奖;1996年获北京全国食博会名牌产品;1999年获北京国际食博会名牌产品;2000年在山东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又获金奖,并被国家林业局、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“红枣之乡”。
板枣文化底蕴深厚
近年来,稷山县立足后稷农耕文化源头,坚持“一产提品质创品牌、二产促升级增效益、三产挖潜力壮规模”,积极对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“六大文化”类别,打好板枣文化牌。县委、县政府把板枣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,坚持顶层设计,高起点规划,绘制了建设全国板枣产业基地宏伟蓝图,制定了稷山县板枣基地五年规划,充分发挥政策引领、资金撬动、项目带动作用,将现代农业要素向板枣开发改造项目聚集,通过大宣传、大培训、大观摩等活动大力提升板枣生产科技水平,大力推进板枣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。特别是位于稷山城郊的5万亩板枣观光示范基地是稷山最具代表性的板枣文化名片。观光园遗存的唐代千年枣王、唐枣园、高欢寨、贡枣园、老龙川等历史景观推陈出新,新建的清风园、君子道、仙侣园、秋霞林、童趣园、采摘园、秋霞楼等现代景观相映成趣,让文物景点、自然风光、名优特色相得益彰,集生态观光、田园采摘、休闲娱乐、乡村旅游、文化传承等各种功能于一身,整个观光园生态现代、大气磅礴,是观光旅游的绝佳之地。枣业发展提档升级驶入“快车道”。2017年,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被列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,获批建设国家板枣公园,这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林木专类公园。
稷山板枣造福于民
为进一步提升板枣品质,创优板枣品牌,今年,稷山县首次提出打造“全国板枣生产销售加工基地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”,实施“提质增效创品牌”和“开拓市场抓营销”举措,强力推进新时代枣业高质量发展,全县先后成立了板枣专业合作社48个,建立新型板枣园5个,以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为依托,采取课堂与田间、点与面相结合的培训方法,及时为枣农提供关键管理信息,推广板枣管理新技术,重点解决黑斑、落果、裂果、储存等生产难题,加大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,大力推进板枣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,使板枣品质得到提升。今年4月,稷山县全面启动了“稷山板枣中国行”,先后在首都北京、中俄边贸口岸满洲里、改革开放的前沿重镇广州市举行推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。如今,全县的板枣产业发展已经实现了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生产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截至目前,全县板枣面积达15.3万亩,年产红枣5000万公斤,产值已达6亿元,枣农年人均收入7800元。板枣产业已成为稷山枣农创富增收的“摇钱树”“聚宝盆”。
本报记者 董杰
原标题:后稷故里枣红天 共庆农民丰收节
本版图片由稷山县新闻中心提供
来源:山西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