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韵味  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> 百年韵味 > 内容  
农耕始祖
历史渊源
故事传说
四必店训
四味坊赋
历史渊源
更新时间:2015/3/25 12:46:29 共有[4366]人关注

  稷山县作为我国农业发祥地之一,自古以来农耕技术十分娴熟,饮食文化由来已久,蒸花馍、炸油条、炸麻花素以成风,犹以麻花最盛。稷山麻花,以其口味纯正,香脆不腻而被人称道。
  
  稷山麻花,起源于隋仁寿年间(601年前后)。唐朝中期,著名政治家、名相裴耀卿(681—743),后稷骄子,国家栋梁;元始祖监察御史姚天福,稷山南阳人氏。两位不同朝代的名相重臣,都为推举故乡麻花进贡朝廷,竭尽全力,愿效犬马之劳。就连清代大学士、一代文豪纪晓岚也常食岳父马永图(曾任稷山知县)带给他的稷山麻花和板枣,细细品味,感悟甚多,撰文称颂。乾隆皇帝江南出巡,纪大学士推介地方名吃稷山麻花,大帝品尝之后,龙眉舒展,赞赏有嘉:“形如绳头,香酥可口,出类拔萃,别具风味。”由此,稷山麻花被列为朝廷御餐食品,地方年年进贡。稷山麻花随之名声大振,传名后世。
  
  德盛亨号捐银碑刻稷山麻花雏形形成于北宋徽宗年间(1101—1119),起初为一股麻花,后演变为两股麻花,到明代成为三股麻花,开始风行民间,当地有“二月二”,龙抬头,咬蝎尾即吃麻花的习俗。关于“咬蝎尾”的习俗,颇有讲究。每年农历二月二(一般在惊蛰前后,各种昆虫快苏醒时)的早晨,不论大人小孩,起床后先不出声(以免毒虫听见),每人发一根麻花,先咬去麻花的两头,意为“咬蝎子尾巴”,表示惊蛰过后不受各种虫蛇干扰,以保一年全家老少平安度过。年年如此,沿袭至今。所以,才有了隋朝的一股麻花,后来的两股麻花,到流传至今的三股麻花,其条股交错的形状与蝎子尾巴倒有几分神似。
    
  早在乾隆十六年,位于稷山汾南勋重村的赵氏财主,就开始置买院宅、田产,扩充经济实力,到道光年间(1821-1850),赵泰来继承祖业,农商并作,在本村和各地开办油坊、磨坊、醋坊、染坊等,而后在本县翟店镇东街村开设“德盛亨”号、“瑞盛俊”油坊,主营粮油,兼营自制麻花,从业人员10多人,这是“赵氏四味坊”麻花第一代创业者。继赵泰来之后,赵秉彝、赵玉珍分别在稷山和长安霸桥、周至一带正式打出了“赵氏四味坊”字号,麻花生意进入鼎盛时期。清末民初到抗战时期,“赵氏四味坊”虽受乱世影响,仍不忘研习技艺,1992年以来,赵氏传人继承祖传工艺注册“赵氏四味坊”麻花,使这一工艺得以传承发展。
  
  稷山麻花是历代稷山县令祭祀农神稷王的首选供品,更是历代贡品,同时还是稷山人逢年过节的必备食品,直到现在,稷山人在祭拜祖先的时候,供桌上也要摆放一两盘麻花作为供品。

  
  
  “赵氏四味坊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含量。这个百年老字号至今保存乾隆、道光、光绪和民国时期置买田产、析分家业的地契、分单、合同书等珍贵文献资料九件,时间跨度为1736-1934年,将近200年;还有赵氏四代传人赵瑞鸿经商时的照片,清咸丰年间“德盛亨”字号面斗,“瑞盛俊”油坊的油篓,清同治五年用的方木面斗、杆秤、沿街叫卖麻花用的挑担等,都成为“赵氏四味坊”创业历史的有力佐证。
  
  改革开放以后,稷山麻花由节日食品升级为日常食品,由早年间的“麻花菜”转变成日常的特色小吃(困难时期人们吃不上麻花,拿麻花当菜吃)。1992年以来,“赵氏四味坊”注册品牌以后,稷山麻花开始走向正规化、规模化发展的路子,为稷山麻花制作工艺的传承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。

 
 
版权所有:稷山县飞凯达食品有限公司 备案号:晋ICP备10202574号
地址:中国 山西 稷山县 稷王南路东排3号 服务热线:0359—5522052(公司) 传真:86-0359-5526902  宏微信息提供网站技术支持